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成就了令人景仰的奇跡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。然而持續推動的工業化、城市化進程,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。隨著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、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,并在PM10和總懸浮顆粒物(TSP)污染還未全面解決的情況下,京津冀、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等區域PM2.5指數居高不下,霧霾現象頻繁發生。特別是作為全國政治、文化、經濟與旅游中心的北京,也從美麗的首都變成了令人揪心的霧都。連綿多日的霧霾,常使北京PM2.5指數瀕臨爆表。北京幾乎所有區域都被意味著最嚴重污染的“深褐色”所覆蓋,并成為呼吸道等疾病的高發地區。
持續、頻發的霧霾天氣不但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環境優化,還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生活。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表明,霧霾里所混雜的20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細微顆粒和有毒物質,會對健康產生直接危害,包括對神經系統、心血管系統、呼吸系統、內分泌系統等的破壞。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環境,還會誘發肺癌等重大疾病。甚至有專家敲響警鐘:嚴重霧霾還會顯著增加早死現象。
霧霾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,但再嚴重的霧霾也是可以有效控制和根治的。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遭受過大氣污染的困擾。作為最發達的國家,美國曾因工業排放、汽車尾氣等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。20世紀中期,洛杉磯一帶大氣臭氧濃度很高,光化學煙霧問題突出,在1952年和1955年曾兩次釀成短短數日內幾百位老人死亡的慘劇。40年前,日本人遭受的大氣污染遠比中國今天更為嚴重,PM2.5持續爆表。當時,東京患呼吸道疾病的人迅速增多,許多民眾后來組團控訴政府和企業。英國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。工業革命后,倫敦地區工廠煙囪密布,煤炭燃燒晝夜不停??胺Q海量的粉塵和有毒氣體排放到大氣中,使得倫敦一年中有1/4的時間云霧繚繞,倫敦也因此得名“霧都”。然而,通過政府制定嚴格的法律,倒逼污染企業轉型升級,同時強化公民環保意識,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等,這些國家用數十年的時間重新讓“藍天、白云、青草、碧湖”成為了它們的代名詞。
在治理霧霾上,我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行動,比如國家環保部先后出臺了《環境空氣PM10和PM2.5的測定重量法》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等,一些地方政府諸如北京等也采取了一系列控污、治污措施,但收效仍不容樂觀。頻頻光顧的霧霾天氣,幾乎成為北京的“新常態”。在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,國家環保部的有關領導也坦承,在全國74個城市中,2014年達到國家標準的只有8個城市,其中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重的區域之一。有媒體更是聲稱,目前中國超過七分之一的國土已被霧霾所籠罩。
我認為,對于中國而言,技術不是關鍵因素,最重要的還是治理霧霾的政治決心。為此,建議中央政府發揮強力作用,加速頂層設計,盡快出臺系統方案,有效聚合各方力量,通過出重拳、用猛藥、打組合拳,從根本上減少和根治大氣污染??刹扇∫韵戮唧w措施:
1、將治理霧霾上升為國家的發展戰略。中國有著巨大的污染物排放量,減排絕非一朝一夕之事,單一減排手段也絕難奏效,必須在國家層面上采用強有力的綜合措施,比如對違法、違規的排污加大懲罰力度;借鑒國外大氣污染防治的成功經驗,針對空氣污染問題的不同方面,制定具體、明確、可操作性的專門法規;實行多污染物的協同控制等,既治標又治本。
2、加強區域合作,實現聯合治霾。京津冀特別是北京霧霾多發并成為重污染區,讓首都居民人人心有余悸;嚴重的空氣污染也使得部分外國人離開北京,并大大增加在華企業招募國際人才的難度;霧霾對北京國際大都市形象打擊更大,已造成超過經濟利益的損失;同時據有關機構統計,北京接待入境過夜外國游客人次也在大幅減少。為此,建議北京盡快與天津及周邊省的重點城市,在產業結構調整、技術進步與創新等方面協同步伐,加強空氣污染治理規劃的統籌協調,促進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,共同加大對各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監測力度,嚴懲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,以形成良好的保護生態、美化環境的區域氛圍。
3、積極采取過硬的減排措施。不管是控制PM10還是PM2.5,改善環境質量的關鍵是減排。為此,建議國家加大環境質量在區域考核的比重,強化對各級政府官員的環境質量指標的考核,并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,對不合格者進行約談,甚至調整崗位或者降職、免職。同時還要敦促各級政府將治理污染規劃和年度工作分解到各部門、各區縣、各街道、各社區,制定并運用好稅費獎罰等經濟調節措施,加大規劃的落實和督查力度,共建美麗家園。
4、果斷關閉周邊的污染工廠和燃煤設施。蘭州市通過治理工業污染、防治機動車尾氣、整治燃煤鍋爐污染等,已收到顯著成效,被國家環保部樹為治污標桿。京津冀等污染嚴重地區可仿效其做法,加大力度關閉周邊污染工廠和污染嚴重的燃煤設施,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,并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,減少煤炭用量,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等,以減少污水、廢氣等的排放。
5、加速治理汽車尾氣。目前,中國已由自行車王國變成汽車大國,汽車尾氣排放出的氮、硫化物非常多,對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。為此,政府要嚴格要求生產廠家改良發動機,運行車輛都要加裝催化劑和脫硫裝置,并使用含硫量更低的汽油等,以減少氮氧化合物和硫化物的排放,同時針對私家車征收較高的進城費和停車費,有效控制私車流量。此外,政府還要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、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,對電動汽車買主進行獎勵,并免交汽車碳排放稅等,引導人們綠色出行、關注環保。
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
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 傅軍